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之路
——关于标准化信息与知识服务产业化运作模式的探讨
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明亮


 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,关键在规模化发展信息服务产业,要害在建立新的信息服务理念和适合国情的产业运行机理,造就新型信息服务模式。发展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,是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市场与技术动力。如何实现全产业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,目前的解决途径可能会归结于在信息服务标准化基础上,建立“知识仓库+知识服务平台”的运作模式。
 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早已被视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。近年虽出现过“网络泡沫”的迷惘,而今,信息化的着眼点又回归了它的本质初衷。今年,国家"十五计划"第一次明确地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,纳入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,接着又公布了《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》。这些认识和政策上的显著变化意味着,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带动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,其中,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肩负重任。因此,如何促进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这一核心课题,继90年代中期之后,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  信息服务范畴很广,这里主要讨论数字化网络信息服务。人们知道,近20年来,我国信息服务业道路曲折。但现在,政策、体制、法律的不健全,投资导向的不合理、网络条件的不成熟等不利因素虽仍然存在,但已越来越少。无论是专业信息服务企业,还是图书情报部门、信息中心,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客观条件越来越好。如何抓住时代机遇,使产业快速走向成熟,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更大需要?基于对近六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国内外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的分析,我们看到,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变不是偶然的,其中蕴涵着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和产业运作的新机理;它既是信息服务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战略挑战,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关键在于,打造一个好的信息资源基础及其网络服务基础,建立一个适合国情的产业化信息与知识服务模式。
  一、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其局限性
  通常认为,信息服务是以向人们提供有用的显性信息为内容的信息传播过程。其特点和局限性在于:
  1、信息内容限于素材性的显性信息与显性知识
  在信息服务过程中采集、提供的信息,并不要求对其所含的知识内容给予具体的分析、提炼,只是作为素材化的材料直接提供给用户。如一次文献、二次文献等。人们通过各种检索手段,获取的只是文献或数据信息本身,并不一定是知识。譬如人们看了题录摘要,从中未必可以看到知识。即使读完了一次文献,也许仍不能准确了解其中知识之所在。
  信息服务采集、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各种媒体明显呈现的信息,并不涉及对存在于人脑中的、具有创新活力的隐性知识的开发与管理,也不提供在大量显性信息中蕴涵着的隐性知识。如,在CNKI源数据库现有800多万篇文献中,对各种研究课题而言,均存在可作为知识储备的很多相关知识。但是,当人们在数据库中查到几十、甚至几百篇文献时,问其究竟与本研究有何关联,价值如何,不一一读完,人们并不清楚。
  2、源信息的元数据加工限于结构化范畴
  数据库的元数据主要用于对信息的结构化描述。它确定了一个信息结构空间,引导人们从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。实际上,元数据对信息内容的描述只是范畴性、框架性的,要据其准确找到所要的信息或知识并不可能。
  3、数据库产品难以针对性、系统地满足个性化知识需求
  数据库作为一种资源,通常按信息载体形式和内容范畴进行分类加工。衡量它的内容质量,一般是从其信息采集范围的完备性、层次性、数据更新的及时性、数据可交换性等方面,考量它在内容服务上对一类读者群的普适性,很少也难以考察其对个性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的满足程度。
  可以看出,信息服务虽有能提供快速、大信息量服务的优势,但难以简捷而系统地提供知识和针对性地解决人们的问题,更无法挖掘各类隐性知识,难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彻底的开发与利用。这一内禀缺陷限制了它的价值空间,也制约了信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。
  二、以信息服务为基础向知识服务转变
  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,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。它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。知识服务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:
  1、智能化手段挖掘蕴藏于大量显性信息当中的隐性知识
  比如,从CNKI数据库的作者库中,可以得到描述、评价、管理我国各学科专业研究队伍的专业知识;从期刊和博硕士论文的引文数据库中,可以得到知识与知识相关的知识、学科相关的知识、成果评价的知识、核心期刊的知识等;由全文文献的智能化聚类,可以得到专业细化、面向课题的知识等等。
  2、直接提供显性知识信息
  如期刊、博硕士论文、教科书等资料构成的源信息数据库,可以直接提供知识信息。
  3、开发网络化知识元数据库
  从全文数据库中提炼出能够明确表述一个知识内容的知识元,形成相互印证、相互关联的“网络化知识元数据库”,并与各种数据库的全文进行链接,构成内容广泛的知识网络,为用户提供最方便的知识获取途径。
  4、开发专业知识库和知识仓库
  面向特定类型的机构和群体,针对具体用途,系统地采集机构中各种人群需要的各种层次和范围的知识信息,开发个性化知识库,并可集成为更大的专业知识仓库。
  5、开发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
 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给予管理、利用。譬如,利用网络会议可以将人们隐含于头脑中的知识,在“思维碰撞”过程中开发出来,经语音识别、文字整理后建成知识库。利用分布式知识库建库系统,随时将人们在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中产生的知识,建成个性化的知识仓库,在特定的管理之下共享利用。
  6、针对人们的需求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
  显然,知识服务的价值大大超过信息服务的价值,它大幅度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。我们可与标准化建设同步,对CNKI现有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加以提升、改造,建立起产业化知识服务模式,尽快实现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跨越式发展。
  三、产业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建构理念
  建立产业化的知识服务模式,首要的是建立正确的建构理念。
  1、建立标准化知识服务平台,最大限度地共建共享资源
  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归宿。共享的前提是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。标准的产生需要在实践中考验、市场中认可。因此,它的出现需要某种平衡“供求关系”和“供供关系”的市场机制。体现这个机制的最佳方式就是建立一个共享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平台。在这个平台上,一个好的数据库从一开始就可以纳入全国性、全球性的信息与知识服务之中,达到最佳市场效果。这样,资源开发才可以避免单打独斗的风险,信息与知识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将可大大加快。
  2、以B→B→C模式为主,优先发展机构专业知识库和知识仓库,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
  在市场环境意义上,直接面向个人的信息与知识服务仍存在许多困难,近几年内B→B→C模式仍将是服务的主要市场模式。当然,在知识服务模式之下,条件成熟将可以很自然地逐步实现市场化的个性化服务。
  B→B→C的个性化服务具有双重性。一是面向机构用户(B)的个性化服务,称为B→B个性化;二是面向机构内部个人用户的个性化服务,称为B→C个性化。B→B个性化强调的是信息的采集、知识服务的功能要满足机构内部整体的知识信息需求,它可以通过一类机构用户知识需求结构的标准化,形成知识库的产品标准。B→C的个性化服务则要求提供真正面向个人的解决方案。
  四、产业化的知识服务模式
  知识服务模式由“知识服务平台”+“知识仓库”构成。知识服务平台的作用可比作“知识的网络操作系统”,自身具有知识服务功能,同时可对知识仓库的运行进行管理与服务。知识仓库可以是分布异构的多媒体专业数据库和知识库构成的“库集合”。
  1、知识服务平台
  知识服务平台由“基础知识库”+“系统软件”构成。
  基础知识库是支持各种层次知识学习的数据库,由“知识元库”+“教材专著库”构成。
  (1)知识元库。知识元是一个知识的完全描述,在“CNKI知识仓库与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标准”下,自动形成知识关联网络。知识元在专家指导下不断补充完善,使得整个知识元库既可用于基础知识学习,又可用来支持本学科、跨学科的学习、研究。
  (2)教材专著库。该库由各学科专业、各层次优秀教材与专著和基础教育多媒体素材库构成,用于从小学到博士课程的系统学习。
  有了基础知识库,各类专业知识库的内容将变的非常易于学习、研究,这将大大提高各类信息资源的应用效率和质量。
  目前,系统软件已有:知识仓库浏览器,用于专业知识库集合;专业知识库创建系统,支持机构知识库创建与管理;网络会议系统/网络教育平台,用于隐性知识开发。
  2、知识仓库
  知识仓库中的所有专业知识库创建于同一标准之下。某一专业知识库的用户,经授权同时可以访问其他专业知识库。知识挖掘过程均可在知识仓库中进行。
  3、产业化协同运作
  所有信息资源开发者,均可以在知识服务平台上,采用联合开发、整合、代理、知识产权转让、网络会议、网络教育等方式,添加新的数据库。
  五、图书情报部门知识服务的产业化
  拥有资源和服务人才优势的图书情报部门,因其公益性质而不能享受产业待遇,极大地限制了资源的开发利用。有了产业化服务模式,将会大大增强图书情报部门开发资源的信心,可以采用合作建库,引进技术、市场、资源等很多途径开展产业方式的知识服务。
  产业化信息与知识服务模式的建立,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整体解决方案。技术上的准备已经基本就绪,但作为知识服务平台核心的知识元库的建设,却是一个科学性要求很高、工作量巨大的长线工程。在其建设过程当中,希望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