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知网,发展知网
——节选自吉林大学副校长、研究生院院长吴振武教授在长白山会议上的发言

  非常高兴参加此次盛会,感谢电子杂志社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。我想简短讲两个在座各位可能关心的问题。

  一、高校学位论文为什么要加入“中国知网”?

  首先,大家知道,知识创新最怕重复。近两年中国每年招收30多万硕士生,5万多博士生,规模和美国差不多了。如果说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时代的一种练习,那么硕博士学位论文就应该有创新。全国这么多人在写论文,哪些题目是曾经被人关注过或被人研究过的,选题时就必须了解。现在选题重复很严重。过去没有网络,选题重复相当可怕。现在,我相信上网一查,一大部分重复就可以避免。

  第二,写论文很希望有读者。一篇学位论文几万字,纸质出版也许根本就出版不了。我曾看过一个报道:在没有网络的时代,美国每年产生的2000多篇法学类博士学位论文,绝大多数只有五个读者,那就是答辩委员会的五位教授。在美国写博士论文的平均时间要比中国长,大概五六年,好几万字,很厚一本,精心写出来的论文只有这么点儿读者。今天不同了,论文可以网络出版。吉林大学2002年就开始向“中国知网”提供论文,到现在已提供了5千篇博士论文,近3万篇硕士学位论文。同方知网给了我一些数据,数据显示这5千篇博士论文平均被下载次数是263.4次,就算有一半人读的话,那也有100多人啊!和5个读者可不是一个概念啊!硕士论文平均每篇下载139次,这是很了不得的。对一个作者来说,一定非常欣慰。我是做文字研究的,主要研究甲骨文。我常讲,我的论文全世界有50位读者,这些人看见我的名字一定会读读我的文章,我已经很高兴了。如果知网能告诉我还有更多,我是会更高兴的。自然科学更不得了,很多论文会有几千几万的人读。

  第三,公开发表可以保护知识产权,这非常重要。比如我们研究文字学,要研究每一个出土的文物,包括100年前出土的和这个月刚出土的,文物上的这个字相当于今天什么字?谁先搞出来发明权就是谁的,后面有人重复发明了,也不算数。这点接近于自然科学。所以,我们的学生都很积极发表论文。湖北出土了竹简资料,杂志上一登,马上就有学生开始研究,连夜写出来就上网了。作为学生是这样的心态,说错了算我没说,说对了这个发明权就是我的。尽管在网上没有形成学位论文去发表,哪怕是一篇读书笔记,只要以后有人说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网络上发表的,是对的,是第一个,我们都是承认的。国外很多期刊是编好了就先上网,一个月后相同的纸质版才出版。但我问了一下自然科学方面的专家,国内期刊现在电子版和纸质版是同时出版的吗?他说在我们国家不行,期刊必须是纸版,电子版发表没人承认。这就是观念的问题。将来网络做得好到一定程度的话,你不承认都不行。何况,“中国知网”的学位论文库也是正式出版的电子期刊。

  第四,通过展现论文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。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质量。不必怕论文写的不好放到网上不好看,实际上,学生知道论文要上网,要给天下人展示,论文质量也自然要好一点,至少形式上要规范。不敢说内容都是好的,但是上网发表对提高培养质量是有好处的。

  第五,论文公开发表有利于解决学风问题。有老师和我说,你说网上发表了学风会好,但也为抄袭提供了方便。吉林大学是有个别学生抄人家的论文,可也有不少大学到吉大来查,说这篇论文是吉大的,要向作者致歉。在纸本时代,一个教授能把专业内的东西都读完吗?即使读完了也记不住。有了网络,可以查重,就避免了重复。知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抄袭检测系统,吉大使用了,觉得这样的产品非常好,对于我们加强学风建设绝对有好处。

  第六,客观上需要一个专业的集成出版网站。当时同方和我们谈合作的时候,我管研究生院,把这个事情提到学校常委会上进行了讨论。我问领导,要不要像有的学校那样,建自己的网站发布论文。吉大每年招生量全国第一,每年5500多个硕士,1500多个博士,在校生两万多。自己建网站成本很高,关键是不是可持续发展。交给专业网站放在大的平台上,自己省事,别人用起来也很方便。每个大学都建一个学位论文网站,查起来太累了。让专业网站做好处是不言而喻的。

  第七,学校应该怎样和专业网站合作出版论文呢?这里有许多法律问题。我们和同方一开始就签订了一个非常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议,包括对作者、单位、老师,我们都有协议。应该说当初起草的协议并不是很完善,我们请了法律顾问研究,各方面都认可了。所以这么多年我们只是在和知网续签,没有改过内容。说明我们一开始对这个事情的认识就很到位。

  二、谈谈“中国知网”未来的发展

  今天中国很多研究生做论文已经离不开这个网站了,但也有人不用,闷头做自己的。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有知网的原因。

  刚才听了知网的“十二五”计划很有感触,很多他们已经想到了。我想强调的是,知网一定要把资源做大,大到让读者离不开你。有了你这个东西人家还是可以游离的话,说明你做得还不够好。将来一定要做到,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做论文,必须到知网查一下。当年我给他们建议,不能只收定期出版的刊物,还要收那些质量高而不定期出的刊物,里面的论文很有价值,文科尤其是这样。现在知网收了这类期刊,还有会议论文集。当年我提过的建议,现在他们都实现了,感觉很好。这是第一点。

  第二点,资源做大了以后怎么办?张总说要做个大的超市出来。做出来以后怎么用?大家都知道,上网查信息,要花很多时间去剔除那些没用的部分。一个拄着拐棍的老太太到了超市,没有导购,想买一只牙膏都很困难!满足个性的需要极其重要!比如你把中国的工具书做成了一个平台,如果把所有的工具书给一个读者看的话,大概没有这样的读者,除非是想做一个很特别的事情,譬如搞工具书的人。一个研究烹饪的人可能就不会去看研究蝴蝶的百科全书。很多人现在害怕上网,就是觉得太麻烦、太复杂。个性化的定制很重要。比方说,一个专业网站的老总,每年给全国各行专家寄张贺年卡,说我为你量身定制了一个自己的论文集,里面是你本年度在这个网站发表的所有学术论文,还有引用你论文的文章,而且网站上各种无用信息都被删掉了,他会觉得非常有帮助。

  知网作为一个企业,要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双丰收。衷心祝愿知网在两个效益上走在中国出版业的前面。